劉詩詩用配音成“演貝”,粉絲瘋了 -
作為演員,“聲臺形表”是最基本的業(yè)務能力。
但現(xiàn)在的演員要么原聲不行,觀眾聽得別扭,要么直接丟給后期去配音,自己落得一身輕松。
當演員演戲全都不開口,就成了“演貝”,簡直笑掉大牙...
????
現(xiàn)在的演員,連說好臺詞都做不到了嗎?
01?正主無所謂,粉絲卻破防
最近,娛樂圈一眾藝人喜提“演貝”的新稱號。
關于演員用不用配音的討論度居高不下,許多原聲臺詞不過關、一直靠配音演戲的演員被拉出來“反復鞭尸”。
其實許多演員都沒逃過被吐槽的命運,但是85花里劉詩詩的粉絲卻第一個坐不住了,頻頻出來作妖,一時間讓劉詩詩成了“演貝”這一話題里的眾矢之的。
劉詩詩與劉宇寧主演的新劇《一念關山》在今年年初正式殺青,前段時間,劇方放出預告片,因為劉詩詩用了配音而引來許多吐槽聲。
現(xiàn)在這股審判演員配音的風越刮越大,劉詩詩粉絲因為偶像被嘲太久,集體破防,甚至還要舉報制作公司,讓《一念關山》播不出來。
除此之外,她的粉絲還給合作男演員劉宇寧開黑貼:“離異二婚男街邊賣唱”、“莫欺中年窮”、“87老男人”……
各種言語攻擊,試圖拉搭檔下水、共沉淪。
而且,這部劇從開拍開始就一直風波不斷。
此前,劉詩詩粉絲指責劇方官宣順序不嚴謹,在多人海報中還模糊了女主站位,沒有體現(xiàn)出大女主該有的待遇。然后就是預告片里暴露了劉詩詩的替身,讓一直吹偶像打戲好的粉絲被打臉。
劉詩詩數(shù)據(jù)站還為此停止了宣傳,可能就是被嘲太久了,所以直接爆發(fā)了...不過劇還沒播就鬧成這樣,觀眾還怎么看?
還不止《一念關山》這一部劇,大家深扒發(fā)現(xiàn),劉詩詩出道多年古裝劇原聲率居然為0。
根據(jù)網友的統(tǒng)計,劉詩詩共參演了15部古裝劇,《步步驚心》《仙劍奇?zhèn)b傳三》《軒轅劍之天之痕》等爆火的劇全都使用了配音,而且配音演員都是楊夢露。
這一下網友們炸了鍋,“天選古人”竟然會如此……
粉絲跑去大肆抨擊劉詩詩工作室,強烈要求偶像用原聲臺詞。
粉絲表示現(xiàn)在不論配得好不好聽,最重要的是態(tài)度問題,況且此次《一念關山》的配音很違和,也不知道是劇組的決定還是劉詩詩本人的決定。
對于劉詩詩粉絲的行為,也有網友表示:能不能征服觀眾還不是靠演員自己的演技,要是演員本人不愿意練習臺詞,有粉絲維護挽尊又能怎樣?
演員本人不聽取,粉絲著急確實也沒用。
不止是古裝劇的配音問題,劉詩詩本人的現(xiàn)代劇也沒有演得很好。
導演張思麟曾評價:“選擇劉詩詩演這個戲是有風險的”、“她的粉絲很多”、“原聲大家不認可”、“打光時間長,機器也要先找她最理想的角度?!?/p>
中國文藝評論副主席王一川評價道:“表演水平有待一步提高?!蹦尘巹∫脖硎荆骸斑B基本的劇本都看不明白?!?/p>
被批是演貝的那么多,恐怕是劉詩詩的演技、臺詞被詬病不止一天兩天,這么多年沒長進,才是粉絲破防的真實原因吧?
02?到底是演員還是“臉替”?
雖然配音問題被討論多年,最近還是第一次被官方點名。
央視網文娛銳評演員用配音,表示好的配音可以彌補原聲臺詞的缺陷,為作品帶來更高質量的呈現(xiàn)效果。但后期配音只是輔助作用,演員應該練好自己的基本功,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表演所帶來的感染魅力中去。
況且原聲臺詞的爆發(fā)力也是靠一部部優(yōu)秀的作品積累而來,切莫因為自己的懈怠使“演員”變成“演貝”。
引發(fā)熱議后,網友發(fā)現(xiàn)許多當紅的流量小花小生原聲率竟然十分之低,原聲臺詞好的更是找不出幾個。
于是,網友評出了各個版本的“四大男演貝”和“四大女演貝”。
此前,新京報還統(tǒng)計了當紅演員影視劇使用原聲的情況。不統(tǒng)計不知道,一統(tǒng)計嚇一跳。
其中,女演員中鞠婧祎和古力娜扎原聲率最低,男演員中許凱和任嘉倫 原聲率最低,甚至鞠婧祎十部劇里只有一部原音。
不知從何時起,大批演員“對口型”,嘴型與臺詞不符,原聲沒法聽,配音又不貼臉充斥著國產劇,一次次挑戰(zhàn)觀眾的忍耐限度。
一部分演員是因為原聲功底不行,撐不起角色。
例如任嘉倫就是網友最熟知的“演貝”,他的許多作品《錦衣之下》《秋蟬》《周生如故》都受到了觀眾的喜愛,但都是配音。
在《請君》中任嘉倫倒是使用了原聲,立馬暴露了短板。他飾演的男主陸炎是一個神行千年的將軍,傲嬌禁欲,口嫌體正直,殺伐果斷。但網友說他臺詞有點弱,說話軟綿綿的沒有底氣,完全不符合影視劇大將軍的人設。
“像是在念課文”、“還是好好當配音咖吧”……
許多港臺演員因為口音問題會選擇配音也無可厚非,但還有不少演員沒有下功夫練習臺詞,口音太重也沒法用原聲。
王鶴棣去年憑借一部《蒼蘭訣》爆火,古裝霸總東方青蒼深情霸道,成功擺脫《遇龍》的古裝丑男稱號。
但是,網上的拍攝花絮曝光后,王鶴棣的原音口音太重,聽起來非常搞笑,再深情的戲碼也能一秒出戲。
網友紛紛點評說:要不是配音加分,這“川普”簡直聽不下去。
還有的就是業(yè)務能力不行,態(tài)度還不端正,壓根不背臺詞,只念數(shù)字對口型。
劉濤曾爆料自己在拍古裝劇時遇到一個女演員,全程都在念1234,當時她內心就很崩潰,完全不知道對方在干嘛。
無獨有偶,演員李幼斌也遇到過不背臺詞只說12345678的演員。
諸如此類的情況有很多,但把臺詞說好是演員必備的基本素質,也是對演員的最低要求吧?
自己不用功,影響到對手演員,影響到劇的呈現(xiàn),真的非常不敬業(yè)。
當然,也有配音和臺詞不貼的情況,是因為為了過審而改了臺詞。
比如前段時間爆火《狂飆》,就因劇情涉及敏感的內容,制作方為了順利過審改了臺詞,因而才導致了演員口型與字幕不相符的結果。
這樣的情況,還是情有可原的。
既然原音不行,好像演員們也只剩后期請配音這條路,但許多不合適的配音是真的讓劇的播出效果大打折扣。
相信大家在看電視劇的時候,總感覺這個角色的聲音很耳熟,好像在哪兒聽見過,因為那都是同一批配音演員。
最火的配音演員有喬詩語、季冠霖、張杰、邊江等,眾多膾炙人口的劇都有他們的參與。
而且,許多配音演員也常常一起搭檔為男女主配音,比如張杰、喬詩語,大家在看《與君》的時候,就覺得時常穿越到《古劍奇譚》的百里屠蘇和風晴雪,或者《三生三世枕上書》的白鳳九和東華帝君,根本沒有代入感。
雖然專業(yè)配音演員提高了作品的水準,但放在不同的角色、不同的劇情里,熟悉相同的配音總是會讓人串戲,感到乏味枯燥。
況且有的配音與角色形象并不貼合,獲得的效果更是差強人意。
《有翡》的配音就被吐槽過于“應付”,王一博的配音不貼臉,聽起來中氣不足,缺乏節(jié)奏,趙麗穎的配音有時也有點廣播劇的聽感,根本沒有抑揚頓挫,所以自然感受不到情緒的變化。
再這么下去,演員的錢恐怕會更好賺,畢竟只是露個臉就行,圖可以扣,音也可以配。
苦的還是追劇的觀眾。
03?練好基本功,才能打好“組合拳”
其實,演員該不該用配音早已爭論已久。
倒不是完全不能用配音,在劇情的特殊需要下,好的配音可以彌補原聲臺詞的缺陷,為作品帶來更高質量的呈現(xiàn)效果。
比如,季冠霖為孫儷配的甄嬛就成就了經典,前期少女聲線的輕柔,后期貴妃聲音中的霸氣,對不同情緒聲音的把控,都給角色注入靈魂。
雖然孫儷下了很多功夫去給角色配音,但還是沒有專業(yè)配音演員的效果好,所以她自己一直都頗為遺憾,大家對于孫儷的《甄嬛傳》沒拿獎,是不是因為用了配音也討論了很多年。
當時其實鄭曉龍導演說過,孫儷的原音不是說不行,而是配音會更好,而蔣欣原音很貼角色就保留了,一切都是為劇服務。
趙麗穎雖然靠《花千骨》拿了金鷹獎,但大家也對她用配音拿獎議論紛紛。
后期配音只是起錦上添花的作用,一行有一行的基本功,“聲臺形表”便是演藝工作者必修的基本功課。
如果演員聲音不突出是可以鍛煉的,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。
2020年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公布評選標準時,也曾注明參評表演類單項獎者,所飾角色的臺詞須由演員本人配音,否則便沒有資格入圍。
影評人譚飛說這個要求很合理:“一個演員的聲音也是他表演的一部分。而且如果說他聲音條件不突出,你可以鍛煉”。但如果是遇到了不可抗力,比如環(huán)境聲音嘈雜,無法收音,可以采用自己配音,或者是演員本身與角色聲音差距太大,也可采用配音的方式,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。
現(xiàn)如今的情況,是有的演員已經偷懶到不好好練臺詞,只靠配音就萬事大吉,功底和態(tài)度都很差勁。
就算如此,還是會有大批粉絲追捧,更是助長了這種不敬業(yè)的風氣肆虐。
演員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提高原聲的質量,讓觀眾看到完整性和觀賞性都強的作品,只有練好“基本功”才能打好“組合拳”,將影視人物更完美地帶到觀眾面前。
話說回來,演員們是不知道“演貝”丟人嗎?
其實他們都知道,畢竟粉絲的挽尊話術永遠走在偶像的回應前面,但就是知道還不好好練,才是現(xiàn)在最可悲的事。
相關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