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小網(wǎng)大,華納賺翻了 -
砰!
女人突然倒地,摔在床邊,邊摔邊抽搐、口吐白沫,似乎就快岔氣而亡。
馬尾小妹驚恐挪步,想看個究竟。
還是不能有好奇心啊。
湊那么近,肯定得出事兒。
果然,馬尾小妹一湊近。
女人眼珠子提溜一轉,“活”了。
接下來的動作讓肉叔我頭皮一陣酸麻,呆了3秒。
只見女人左右開弓。
左手一把扼住小妹脖頸。
右手揪住小妹的可愛馬尾辮,然后“嘶哈”——
(此處畫面過于血腥,本肉貼心地點到為止)
緩緩,緩緩,咱緩緩。
此片一出,血漿片影迷狂喜!
被爆棚血漿點燃的興奮,你多久沒有過了?
評論區(qū)已狂喜淪陷:
激動得盛贊此片療效好:活血化瘀,清熱排毒。
哪怕看吐,也依舊打出四星好評。
是誰,有這般魔力?
有42年歷史的老牌恐怖IP《鬼玩人》,最近又推出系列第五部《鬼玩人崛起》。
在爛尾續(xù)作滿大街的市場里,它卻鯊出了好成績。
本來是部小成本網(wǎng)大,不料試映口碑爆了,于是轉上院線——
憑1500-1900萬美金的小成本制作,卻在北美賣破5481萬,全球票房累積1.15億元美金。
不僅讓華納影院今年猛賺一筆,同時也成為系列最賣座。
口碑也很逆天——
在最代表大眾向口味的IMDB上,它位列年度恐怖片榜TOP1。
爛番茄媒體人的新鮮度,高達84%。
趕緊的,血漿片愛好者,請進。
溫馨提示:各位看官,安全帶記得系緊。
開頭的姐妹廝殺只能算小序曲,真正的主戲現(xiàn)在才開始。
與以往鬼玩人系列不同,這次故事不再發(fā)生在偏僻的從林小屋,或遙遠的中世紀時空。
這次設定就在當下,洛杉磯城里的某棟破敗公寓樓。
由于大樓年久失修,且即將面臨拆遷,只剩寥寥幾戶暫無落腳之處的人家還沒搬離。
亮燈的窗口里,住著主人公一家。
艾莉,一個酷酷的紋身師,同時也是獨自帶三娃的母親。
三個女兒,沒一個讓她省心:
大女兒成天閉門玩音樂,二女兒一心上街參加勞工運動,小女兒小小年紀卻有著暗黑愛好,比如剪掉玩偶的頭顱,裝飾武器。
這鬧哄哄的一家子很快又迎來一位“大孩子”貝絲,艾莉從小就操心的妹妹。
這次她來投奔大姐,八成又是自己惹事上身不知道咋辦。
一家人溫馨的重聚之夜,短短幾小時便被摧毀。
起因,延續(xù)這系列的慣用道具——
熊孩子出門買個披薩卻意外撿到一本《死亡之書》,一張錄音黑膠唱片。
大女兒作死探秘,打開書,播放起唱片。
而一旦錄音里“咒語”開始朗誦,便無法按停。
與此同時,公寓門外,一陣狂風猛然襲來。
正進電梯要去洗衣房的媽媽,被狠狠擊中,騰空。
哐當!電梯門緊閉。
藤曼從四面八方蔓延爬向艾莉全身關節(jié)。
先是脖頸、手腕、手肘、再到腳踝,膝蓋......
將她五花大綁的同時,咔咔咔,扭斷她的手臂。
艾莉的下一個鏡頭,卻是她走回家去。
只是,她變樣了,變成了僵尸鬼媽。
殺氣騰騰地朝著原本她最愛的家人撲過去。
嘴里念叨著:我自由了,擺脫了你們這群吸奶的寄生蟲。
媽媽不愛了,被鬼上身的她,只剩下最殘暴的欲望——
殺虐為樂。
于是,一場花樣百出的砍殺大戲正式拉開序幕。
復古的裂焦鏡頭給氣氛加分
《鬼玩人崛起》這次叫好叫座的成功,可以說是文藝復興之血漿狂歡。
血漿片愛好者,好的就是這口古早血漿片的味兒。
要的就是這種古早b級血腥的純正滋味兒!
以及,這系列始祖山姆·雷米奠定下的cult味。
深得山姆·雷米前作的精髓,cult味足足的!
這部重啟之作的導演李·克羅寧,由山姆·雷米欽定(之前在《驚悚50州》他跟雷米合作過)。
部分技法上的還原度,妥妥的雷米蓋戳認證。
比如,熟悉的片頭。
鏡頭緩緩穿梭于叢林湖畔,慢慢抵達出場人物的位置。
老粉秒get,開啟沉浸模式。
上圖《鬼玩人1》
往下看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這就是“鬼”的視點。
雷米在前作中最出名的是他賊會用主觀視點鏡頭(POV)搞氣氛。
比如第一部的惡魔快速移動的POV鏡頭——
那種鬼朝你襲來的壓迫感噌噌噌迅速拉滿,讓你的心立馬砰砰狂跳。
《鬼玩人1》
而《鬼玩人崛起》則巧用“貓眼”。
主人公躲在房門里,透過貓眼窺視著蹲守在外的鬼媽。
好家伙,一張?zhí)手拇竽樦北颇愕难燮さ紫拢桓抑币曈植桓议]眼。
還有,同款愛用工具必須安排——電鋸。
p.s. 同款爆頭殺過于血腥,完整版的刺激留給你們去片里細品。
上圖《鬼玩人2》
當然,說起這片子讓血漿片愛好者狂喜的滿足元素,第一點必須提名鬼玩人系列的“靈魂”——
實打實拍出殘暴。
本片延續(xù)雷米奠定下的IP特色,重實拍輕特效。
首先,血漿片嘛,血漿必須管夠,不用特效的話,得多大血量?
先上個圖隨意感受下:也就大型血漿泡澡現(xiàn)場的程度。
導演克羅寧嚴謹秉持著“越血腥越爽”(the gore the merrier)的創(chuàng)作信條,搞來了6500升+的假血。
這數(shù)字啥概念?他解釋道,一個成人全身有5升血,這相當于1300個成人的血量。
更離譜的是,由于拍攝期間耗血量超大,這血量仍然不夠用,劇組還學會了如何環(huán)保用血,循環(huán)利用,搞得片場像個“造血實驗室”。
對于造血的配方,主創(chuàng)們在采訪中也是相當自豪地介紹,幾十年來他們每次拍攝都不斷優(yōu)化配方,這次還專門搞了個調研會,研發(fā)出新配方——
顏色更鮮亮,質地更濃稠。
不僅是血,片中艾莉鬼上身后的高難度動作也是找替身演員現(xiàn)學現(xiàn)拍。
包括這個“鬼爬墻”。(一個字,服?。?/p>
簡單點的動作便由演員親上陣
第二大滿足點,惡趣味,AKA會惡心人。
《鬼玩人》系列的另一個精髓如片名,鬼上身后,他們愛“玩”人。
不像無腦殺人的僵尸,他們不會立馬把人殺掉,而是會慢慢虐。
比如,鬼媽會給寶貝女兒一個愛的親親。
讓我好好親親你
達咩,畫面太美我不敢看。
吞玻璃場面也很高能。
被鬼媽感染后的二女兒也鬼上身,笑嘻嘻說要殺死肚子里的蟲。
緊接著,她一臉享受地啃著玻璃杯,然后緩緩咽下玻璃渣。
一個特寫慢鏡頭懟在她喉嚨。
咯噔咯噔,碎片鋒利的邊緣扎出皮膚表面,留下利落的血痕......
(救命,是誰想起了被刀片嗓支配的恐懼)
以及,刨絲器刮腿名場面。
你大概也拿它刨過土豆絲兒,那種不小心刮破皮的痛懂吧?
把它乘個百千倍,就能理解這段的變態(tài)了,看得我簡直汗毛嘩嘩豎起。(同樣,完整版刺激留給你們自行解鎖啦)
p.s.導演說這個靈感是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想到的,琢磨出如何挖掘日常用品的可怖感。
第三點,黑色幽默。
1970年代,山姆·雷米在制片人的勸說下決定從喜劇轉型恐怖片,所以《鬼玩人》系列也不免注入一些喜劇元素。
比如貝絲差點被鬼媽殺死的危急時刻,她的自救be like:
反手一記“剪刀戳鼻孔”。
二女兒被擊倒在地后,貝絲過了會進門一瞧:
鏡頭緩緩注視地上殘留的血,打造出陰森氛圍——
臥槽,人咋不見了?復活躲起來了?
這時大女兒才冷不丁冒出來解釋說:我覺得應該把她捆起來,以防萬一。
鏡頭再移,虛驚一場,破麻袋栓好了放床上。
還有一場想法有點蔫兒壞:電梯超重之救我一命。
通常電梯超重是那種大家平日遇上還挺煩的槽點。但在片中,卻成了救命稻草。
兩個最后的幸存者在電梯間里被逼入絕境。
一邊,電梯門緊閉,血不停冒出快將他們淹死。
另一邊,唯一的逃生口里驚現(xiàn)惡魔人。
她們嚇得瘋狂尖叫,咋辦咋辦?
鏡頭切到電梯門上標識:最多承載6人或1000磅。
下一秒,血量超標,電梯自動開門,兩人逃過一劫。(笑死)
閃靈:你是懂致敬的
好啦,本片的看點暫且介紹到這。
對于純正血漿片愛好者來說,這款屬于入股不虧。
看不過癮要去看片的朋友,再一個溫馨提示:不用對劇情抱太高期待,不帶腦看個爽就好。
相關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