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雍正王朝》:當你感覺命運不順的時候,可以想想鄂倫岱這個角色 -
各位老鐵們,今天咱們繼續(xù)聊聊電視劇《雍正王朝》中
鄂倫岱這個角色在整部劇中露面的時間加一起,或許還比不上
然而這樣一個小角色,卻充分向我們詮釋了,什么叫做人生“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”,同時又告訴我們:陷入困境的時候,一定要堅持、堅持、再堅持,才能迎來轉機。
鄂倫岱是八爺黨的主要成員,他從八阿哥那邊領到的任務,是在西北大軍監(jiān)視十四阿哥,核心目的就是:凡是有利于十四阿哥打勝仗的事,要堅決反對。
鄂倫岱的“悲催”,就是從他被安排到西北軍中開始的。
試想,十四阿哥之所以千方百計爭得這個西北大將軍王的位置,目的當然是想打個大勝仗。只要康熙老爺子心情好了,沒準直接就會把皇位傳給他。
他怎么會允許一個小小的鄂倫岱在身邊對他進行掣肘呢?
鄂倫岱固然也知道處處和十四阿哥作對會是什么下場,但是他不得不這樣做。因為不這樣做,他就得罪了他的正牌主子。
十四阿哥為達目的,開始施展獨有的“造假技術”,套路鄂倫岱。
只見他模仿八阿哥的筆跡,寫了一封指示雅布齊除掉鄂倫岱的書信。
事實上,十四阿哥的造假水平,不見得多高明。
想當初,十四阿哥模仿太子胤礽筆跡偽造的調兵手諭,被康熙稍微定眼一看,就識別出其中的端倪。
鄂倫岱作為八阿哥安插在西北的眼線,平日里必然和八阿哥書信不斷。
以鄂倫岱的智商,他焉能察覺不出,這封信無論是筆跡還是措辭、語氣、行文風格,和他平日里所見到的八阿哥書信有很大的不同?
所以,鄂倫岱恐怕第一時間就知道,那封書信并非出自八阿哥之手,而且隨即明白十四阿哥偽造這封信的真正緣由。
正如我之前所分析,鄂倫岱在這種情況之下,唯有裝糊涂,才是自保之道。
如果他繼續(xù)不配合十四阿哥,甚至戳穿十四阿哥偽造信件的內幕,那么十四阿哥有的是手段,讓他長眠于茫茫西北。
為了尋求自保,鄂倫岱便改投十四阿哥的門下,開始鞍前馬后為十四阿哥效勞。
隨后,十四阿哥在西北打了大勝仗,康熙的壽辰隨之到來。
十四阿哥為康熙準備的壽禮,該安排誰送回去呢?
放眼身邊眾人,鄂倫岱是最不希望這個人是他,因為此時在八阿哥心目中,他已經成了吃里扒外的“二五仔”。
十四阿哥卻偏偏選中鄂倫岱去辦這趟差事。
十四阿哥的這番安排,除了向包括康熙在內的世人證明自己和八阿哥關系一如既往,并沒有任何罅隙之外,其實也不排除有暗地里向八阿哥炫耀自己在和他的這段角力之中,已然勝出的得意心思。
因為眼下這個階段,從各方面來看,十四阿哥成為皇位繼承人的跡象和優(yōu)勢是最明顯的。
除非康熙本人不想把皇位傳給他。
另外,這其中還不排除有十四阿哥潛藏的另一層小心思:借八阿哥之手除掉鄂倫岱。
雖然鄂倫岱助力十四阿哥打了大勝仗,不過對于這種隨意改換門庭的人,十四阿哥并不以為然。
十四阿哥的這番安排,真的是給鄂倫岱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:
回到京城后,他對八阿哥是見,還是不見呢?
如果躲著不見,意味著他是想徹底脫離八阿哥,以八阿哥的巨大勢力,想整死他比踩死一只螞蟻還容易。
可是如果直接去見八阿哥,之前他背叛了八阿哥的意愿,助力十四阿哥打了勝仗,八阿哥能饒了他嗎?
經過一番思想斗爭,鄂倫岱最終還是叩開了八爺府的大門。
此時,鄂倫岱和八阿哥之間的尷尬,估計可以讓他們在指甲縫里摳出一套別墅。
倆人見面后的第一反應是這樣的:
鄂倫岱知道自己背叛了八阿哥;
八阿哥也知道鄂倫岱背叛了自己;
鄂倫岱是因為一封“莫須有”的書信背叛了八阿哥;
八阿哥也知道鄂倫岱是因為看到一封“莫須有”的書信背叛了自己;
鄂倫岱知道那封“莫須有”的書信是十四阿哥偽造的;
八阿哥也知道那封書信出自十四阿哥之手。
然而,倆人卻都不能把這件事點破,只能繼續(xù)佯裝什么也沒發(fā)生。
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尷尬的場景嗎?
最終,八阿哥并沒有當面責備鄂倫岱,而是簡單了解了一下十四阿哥給康熙準備的壽禮。
隨后,八阿哥便和九阿哥、十阿哥,想到一個更為陰毒的計策:將壽禮掉包成死鷹,繼續(xù)由鄂倫岱獻給康熙。
正如前文所說,此時十四阿哥奪嫡的優(yōu)勢是最明顯的,如果八阿哥不想方設法進行阻擊的話,十四阿哥極有可能就上位成功了。
他唯有出此下策,借十四阿哥進獻的壽禮激怒康熙,才能阻斷十四阿哥的上位之路。
另外,八阿哥這么做,何嘗不是想借康熙之手,把鄂倫岱這個倒霉蛋順手處理掉呢。
他得讓所有八爺黨成員,看到背叛自己的下場。
而鄂倫岱在這個節(jié)骨眼上,除了硬著頭皮把壽禮獻上之外,別無他法。
他自以為即將跳出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間的“神仙干仗”,卻不料再度被八阿哥當做炮灰。
有人曾經疑問,鄂倫岱究竟知道不知道八阿哥已經把壽禮掉包了呢?
他當然是知道的。
因為十四阿哥準備的壽禮是一塊隕石,是沉甸甸的金屬,其重量比一只死鷹要超出好多。
但是,他真的沒有辦法。
如果他在這個節(jié)骨眼指出其中的貓膩,八阿哥是不會容他繼續(xù)活著見到康熙。
唯一的破局希望,便是鄂倫岱把這個終極陰謀,帶到康熙面前。
只要同著眾文武百官的面曝光此事,康熙反而會慎重處置此事,給鄂倫岱一線生還的機會。
事實也的確如此。
縱觀鄂倫岱的這段歷程,可謂是一段向死求生之路。
鄂倫岱在十四阿哥、八阿哥以及康熙三方勢力之間,來回跳轉,充滿了驚心動魄,稍有不慎,便是性命不保。
稱他是本劇第一悲催的角色并不為過。
他的這段經歷,我覺得至少可以總結以下幾點:
1、自身實力不足,卻要硬闖入大佬的圈子中,就要有當炮灰的心理準備;
2、想要避免被大佬當炮灰,只有向更大的大佬借力;
3、不堅持到最后,絕對不要妥協,命運的轉機經常出現在最后一刻。
所以,當你陷入困境、無法破局的時候,不妨想想鄂倫岱這個角色。
相關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